【科技工作者风采】 教研一线的潜行者——徐四六
来源:市科协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时间:2022-05-23

  打造“科创中国”创新枢纽城市,提高全民科学素质,服务咸宁高质量发展,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长期奋战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一线,涌现了一批扎根基层、默默奉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。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,接力精神火炬,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,不断为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,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,市科协推出“科技工作者风采”专栏报道,以展示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的成绩和贡献,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,领略他们的风采。



教研一线的潜行者——徐四


徐四六,男,1969出生,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博士,湖北科技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,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“咸宁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和湖北科技学院“光电工程研究中心”创新团队负责人;湖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教研室主任。先后11 次荣获湖北科技学院“师德标兵”、“优秀教师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科研先进个人”、“十佳科研骨干”和“优秀班主任”。 

从教32年来,徐四六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,勤勤恳恳教书,认认真真育人,切实履行教师职责,爱岗敬业,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。

他忠诚教育,主动承担教学任务,年平均教学工作量400 学时以上;全身心致力于教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,牵头创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建成省双一流本科专业。他坚持以“生”为本,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,引导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。近五年来,指导学生获专利6项,发表SCI、EI论文20余篇,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,参加“挑战者杯”和“物联网+”等各级各类竞赛获奖40余项,其中国家级奖项7项。

在科研方面,徐四六牵头建成市级创新平台“校企共建光电技术工程中心”和校级“光电工程研究中心”;近五年来,主持科研项目9项,以第一作者(通讯作者)发表SCI为32篇(中科院I区3篇,II区14篇,高被引2篇),累计影响因子128.6,单篇他引40次,累计引用427次;授权专利7项。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、咸宁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等多项奖励。